2020年4月3日 星期五
不論支持死刑或是支持廢死,能堅持為自己的立場做出一套論述而努力,都要給予尊重。但立場因時因地而改變,則會讓人看不起!
2020年4月1日,蔡政府任內第二度執行死刑,這回伏法的,是在除夕夜縱火燒死6位親友的翁仁賢。這起事件,也成為廢死立場的照妖鏡。
民進黨的立場傾向支持廢死,是大家都知道的事情。所以第二度執行死刑,確實也引發很多「盟友」的不滿。而廢死聯盟的聲明,更是耐人尋味,尤其是這段話:
宣稱「逐步廢除死刑」是終極目標的中華民國,在防疫有成、民意支持度高漲的時刻,選在今天再次執行死刑。
挑選一個大家恨之入骨、沒有人會惋惜的惡人,簽下執行令,槍決。不是要救民調、不是要轉移焦點,這是大有為政府的「依法行政」。
這句話的立場很有趣,到底是反諷?還是又是一種我可以你不行的雙標?那我們來看看廢死聯盟執行長林欣怡的發言:
這篇的立場就很清楚地,表達對蔡政府廢死立場搖擺的不滿。
同不同意,見仁見智。但我還是認為亂世該用重典,我反對廢死,我也支持政府依法行政,該執行死刑就執行死刑。但是現在標榜進步價值的政府,能不能順從自己當初的立場?或是能闡述出自己立場為何轉折?抑或是再度隱藏自己真實的立場?